大众养生网

耳朵流水是感染吗?

刘红兵 耳鼻咽喉头颈外科 主任医师

南昌大学第二附属医院 三甲

耳朵流水可能是感染引起的,但也可能与其他因素有关,比如外耳道炎、中耳炎、鼓膜穿孔或湿疹等,建议及时就医明确诊断。这种情况常见于细菌或真菌感染,也可能因外伤或过敏导致。

1、外耳道炎

外耳道皮肤受到细菌或真菌感染时,可能出现红肿、疼痛、耳道渗出黄色或白色分泌物。炎症刺激会导致分泌物增多,并伴随瘙痒感。此时可遵医嘱使用氧氟沙星滴耳液、盐酸洛美沙星滴耳液等抗生素治疗,真菌感染需选用硝酸咪康唑乳膏等抗真菌药物。

2、中耳炎

化脓性中耳炎发作时,中耳腔内积聚的脓性分泌物可能穿透鼓膜流出,形成黄绿色脓液,常伴有耳鸣和听力下降。急性期需口服头孢克肟颗粒、阿莫西林胶囊等抗生素,同时配合苯酚甘油滴耳液进行局部消炎。

3、鼓膜穿孔

头部外伤、气压伤或长期慢性炎症可能导致鼓膜破损,使中耳分泌物经穿孔部位流出。这种情况需避免耳道进水,必要时进行鼓膜修补术。急性期可使用盐酸环丙沙星滴耳液预防感染。

4、湿疹或过敏

耳部皮肤接触过敏原后可能出现渗出性皮疹,表现为透明液体渗出并结痂。这种情况需口服氯雷他定片、盐酸西替利嗪片等抗组胺药物,局部涂抹氢化可的松乳膏缓解症状。

日常应注意保持耳道清洁干燥,避免使用不洁工具掏耳。若耳道分泌物持续增多、出现异味或伴随发热,应及时到耳鼻喉科进行耳镜检查、分泌物培养等检测。治疗期间需严格遵循医嘱用药,不可自行使用滴耳液,特别是鼓膜穿孔者禁用酚类制剂。

推荐文章

推荐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