芦苇泡水饮用作为传统中药材,一般具有清热生津、利尿消肿、止呕、解毒透疹、凉血止血等药用功效。其根茎部分含有多种活性成分,在中医理论中被认为能调节体内热毒和水液代谢。
1、清热生津
芦苇性寒味甘,泡水后有助于清除体内热邪。对于外感风热引起的口干舌燥、高热烦渴等症状,能通过增加唾液分泌缓解口腔干燥。现代研究发现其含有的多糖成分具有调节体液的作用。
2、利尿消肿
所含的钾离子和苜蓿素等成分能促进肾脏排尿功能,加速水分代谢,对湿热引起的小便不利、下肢浮肿有改善作用。但肾功能不全者需慎用,避免加重电解质紊乱。
3、止呕
芦根中的天门冬酰胺等物质能抑制胃肠平滑肌过度收缩,缓解胃气上逆引起的恶心呕吐,适合妊娠呕吐或化疗后胃肠道反应,常与竹茹配伍增强效果。
4、解毒透疹
传统用法中常用芦根水辅助治疗麻疹初起,通过发汗透疹帮助毒素排出。其含有的酚酸类成分具有抗炎作用,能减轻皮肤红疹瘙痒症状。
5、凉血止血
对于血热妄行引起的鼻衄、牙龈出血,芦根水能降低毛细血管通透性。所含的维生素K样物质可促进凝血因子合成,但严重出血仍需及时就医。
需注意芦苇泡水不能替代药物治疗,体质虚寒者长期饮用可能导致腹泻。建议在中医师指导下根据体质调整用量,出现明显不适需立即停用并就诊。煎煮时建议取鲜品30克或干品15克,煮沸后小火再煎15分钟效果更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