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复出现卵巢囊肿可能与生理性因素有关,也可能与多囊卵巢综合征、子宫内膜异位症、卵巢肿瘤等疾病原因有关。建议通过超声、激素水平检测等检查明确病因。
1、生理性原因
育龄期女性在排卵过程中可能形成滤泡囊肿或黄体囊肿,这类囊肿直径通常小于5厘米,可随月经周期自然消退。若未完全吸收或反复排卵异常,可能出现囊肿暂时性增大或消失后又出现的情况,一般无需特殊治疗。
2、多囊卵巢综合征
由于内分泌紊乱导致雄激素水平升高、排卵障碍,卵巢内可同时存在多个未成熟卵泡形成的囊性结构。患者常伴有月经稀发、痤疮等症状,可遵医嘱使用地屈孕酮片、炔雌醇环丙孕酮片、来曲唑片等药物调节激素水平。
3、子宫内膜异位症
异位内膜种植在卵巢形成的巧克力囊肿可能反复增大,伴随进行性加重的痛经和性交痛。确诊后可通过注射用醋酸亮丙瑞林微球、达那唑胶囊等药物抑制内膜生长,必要时需腹腔镜手术剥除囊肿。
4、卵巢肿瘤
包括浆液性囊腺瘤、畸胎瘤等良性肿瘤,以及交界性或恶性肿瘤。肿瘤细胞异常增殖可能导致囊肿切除后原位复发,需根据病理类型选择卵巢囊肿剥除术、患侧附件切除术等治疗方案,术后需定期复查肿瘤标志物。
若超声提示囊肿持续存在超过3个月、直径大于5厘米或伴有CA125升高,需及时到妇科就诊。日常需避免滥用激素类药物,定期复查盆腔超声监测囊肿变化,绝经后女性新发卵巢囊肿应警惕恶性病变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