氯化钠在静脉输液中主要用于补充体液和电解质、维持渗透压平衡、作为药物溶剂、纠正脱水状态以及清洁创面。其作为等渗溶液,能够快速进入血液循环并发挥生理调节作用。
1、补充体液和电解质
氯化钠含有钠离子和氯离子,是人体细胞外液的主要电解质成分。静脉输注可直接补充因呕吐、腹泻或失血丢失的体液,维持血液容量及电解质水平稳定,保障心脏、神经和肌肉的正常功能。
2、维持渗透压平衡
0.9%氯化钠溶液与血浆渗透压相等,输注后不会引起红细胞膨胀或皱缩,可有效维持细胞内外液体交换的动态平衡,防止因渗透压异常导致的组织水肿或细胞损伤。
3、作为药物溶剂
多数注射用粉剂药物需用氯化钠溶液配制,其pH值与血液相近,能保持药物稳定性。例如头孢类抗生素、奥美拉唑等药物均需使用该溶液溶解后静脉输注。
4、纠正脱水状态
在烧伤、大出血等急症中,快速输注氯化钠可迅速恢复有效循环血量,预防低血容量性休克。对于高渗性脱水患者,配合葡萄糖溶液使用可逐步纠正血浆渗透压异常。
5、清洁创面
在外科治疗中可用于冲洗开放性伤口或手术创面,通过机械冲刷作用清除坏死组织,其等渗特性不会刺激暴露的神经末梢,有利于创面愈合。
使用氯化钠注射液需根据患者心肺功能调节输注速度,避免短时间内过量输注导致肺水肿。对钠潴留性疾病患者应严格监测血钠水平,出现局部红肿或过敏反应需立即停止输注。治疗过程中需定期评估电解质水平和体液平衡状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