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风腮疫苗常见的副作用通常包括注射部位红肿、发热、皮疹、淋巴结肿大以及关节疼痛等,但多数症状较轻微且可自行缓解。接种后需密切观察身体反应,必要时及时就医处理。
1、注射部位红肿
接种后24小时内可能出现局部红肿、疼痛或硬结。这是由于疫苗成分刺激局部组织引发的正常免疫反应,通常持续1~3天。建议避免抓挠或热敷,可用冷敷缓解不适。
2、发热
部分受种者可能出现低热,体温多在38.5℃以下,常见于接种后5~12天。此反应与疫苗激活免疫系统产生抗体有关,可通过多饮水、物理降温处理,通常持续1~2天消退。
3、皮疹
约5%的接种者可能出现轻微皮疹,多呈散在红色斑丘疹,常见于接种后7~10天。这是减毒疫苗病毒在体内复制引发的皮肤反应,无需特殊处理,注意保持皮肤清洁即可。
4、淋巴结肿大
颈部或耳后淋巴结可能出现轻度肿大,通常无压痛。这种反应与免疫系统应答相关,多数在2周内自行消退,若持续肿大伴疼痛需就医排除感染。
5、关节疼痛
青少年及成年女性接种者可能出现短暂性关节痛,发生率约0.5%~3%。多累及小关节,持续时间不超过3天,可通过休息缓解,严重时可咨询医生使用止痛药物。
接种后应留观30分钟以监测急性过敏反应。若出现高热(超过39℃)、呼吸困难、全身性荨麻疹或接种部位化脓等严重反应,需立即就医。日常注意保持接种部位干燥清洁,避免剧烈运动。疫苗相关不良反应大多属于自限性过程,家长无需过度担忧,但需按计划完成全程接种以获得充分保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