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腮风疫苗接种后的不良反应主要包括局部反应、发热、皮疹、淋巴结肿大以及过敏反应等,多数症状较轻微且可自行缓解。若出现严重不适,建议及时就医处理。
1、局部反应
接种部位可能出现红肿、疼痛或硬结,通常在接种后24小时内出现。这种反应一般持续1-2天,可通过冷敷缓解,需避免抓挠或热敷刺激局部皮肤。
2、发热
部分接种者可能在接种后5-12天出现低热,体温多低于38.5℃。建议多饮水并观察体温变化,若体温超过38.5℃或伴有精神萎靡,可遵医嘱使用对乙酰氨基酚片、布洛芬混悬液等退热药物。
3、皮疹
约5%的接种者可能出现散在斑丘疹,常见于躯干部位。皮疹通常不伴瘙痒,2-3天内可自行消退,期间保持皮肤清洁即可,无需特殊处理。
4、淋巴结肿大
少数儿童可能出现颈部或耳后淋巴结轻度肿大,触之无痛感。这种反应属于正常免疫应答,通常1周内逐渐消退,避免反复触摸刺激。
5、过敏反应
极个别接种者可能发生速发型过敏反应,表现为呼吸困难、面部肿胀或荨麻疹,通常在接种后30分钟内出现。此类情况需立即就医,通过肾上腺素注射液、地塞米松磷酸钠注射液等进行急救处理。
接种后建议留观30分钟,回家后注意休息并保持接种部位干燥。若出现持续高热、惊厥、呕吐或接种部位化脓等异常情况,应及时前往医院就诊。日常可通过记录体温变化和皮肤状况帮助医生判断症状性质,切勿自行使用抗过敏药物或抗生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