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月宝宝需要注意黄疸、喂养情况、皮肤护理、睡眠安全以及疫苗接种等健康问题。此时新生儿各系统发育尚不完善,家长需密切关注日常护理和异常表现,确保宝宝健康成长。
1、黄疸
满月宝宝黄疸分为生理性和病理性。生理性黄疸多在出生后2周内消退,若满月后皮肤仍明显发黄,伴大便颜色变浅或精神萎靡,可能与胆道闭锁等疾病相关,需及时检测胆红素值。病理性黄疸可通过蓝光照射治疗,严重时需换血疗法。
2、喂养情况
母乳喂养需保证每天8-12次哺乳,观察宝宝吞咽声和体重增长。配方奶喂养应按比例冲调,避免过浓引发消化不良。注意奶瓶消毒,喂奶后竖抱拍嗝15分钟,防止吐奶呛咳。若出现拒食、持续呕吐或体重不增,需排查消化道畸形。
3、皮肤护理
每日用温水清洁颈部、腋窝等褶皱部位。尿布疹护理需及时更换纸尿裤,涂抹含氧化锌的护臀膏。注意痱子预防,保持室温在24-26℃,选择纯棉透气衣物。发现皮肤脓疱疹、出血点或大片红斑需就医。
4、睡眠安全
采用仰卧位睡眠,婴儿床避免放置毛绒玩具、枕头等柔软物品。睡眠环境保持安静,光线不宜过亮。注意观察呼吸节律,若出现呼吸暂停超过20秒或口周青紫,应立即就医。每天累计睡眠时间应达14-17小时。
5、疫苗接种
满月时应接种第二剂乙肝疫苗。需提前确认宝宝无发热、湿疹发作等禁忌症,接种后观察30分钟有无过敏反应。按计划准备后续的脊灰疫苗、百白破疫苗等免疫规划疫苗接种,保留好接种记录本。
家长应每天记录宝宝体温、奶量、大小便次数及性状。若出现发热(肛温≥38℃)、抽搐、持续哭闹2小时以上或前囟门明显隆起等异常表现,需立即前往儿科急诊。建议定期进行新生儿行为神经测定和生长发育评估,满月体检需包含心脏听诊、髋关节筛查等关键项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