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性肾衰竭患者可通过控制原发病、调整饮食、合理用药、定期监测以及预防并发症等方式延缓病情进展。具体措施需根据患者个体情况制定,并在医生指导下进行。
1、控制原发病
高血压、糖尿病等基础疾病是加速肾功能恶化的主要因素。患者需遵医嘱规律服用降压药如氨氯地平片、缬沙坦胶囊,或降糖药如胰岛素注射液、二甲双胍缓释片,将血压稳定在130/80mmHg以下,空腹血糖控制在7.0mmol/L以内。若存在肾小球肾炎,可能需使用糖皮质激素治疗。
2、调整饮食
采用优质低蛋白饮食,每日蛋白质摄入量控制在0.6-0.8g/kg体重,优先选择鸡蛋、牛奶等生物价高的蛋白质。同时限制钠盐摄入(每日小于3g),避免高磷食物如动物内脏、坚果等。存在水肿者需记录24小时出入量,保持液体平衡。
3、合理用药
严格避免肾毒性药物,如非甾体抗炎药(布洛芬)、氨基糖苷类抗生素(庆大霉素)及含马兜铃酸的中药。贫血患者可遵医嘱使用重组人促红细胞生成素,钙磷代谢紊乱者需服用碳酸钙或司维拉姆控制血磷。
患者应每1-3个月复查血肌酐、尿素氮、电解质等指标,定期评估肾小球滤过率。出现尿量骤减、胸闷气促或意识改变等紧急情况需立即就医。日常生活中需保持适度运动,戒烟限酒,注意预防感染。治疗过程中需与肾内科医生保持密切沟通,根据病情变化及时调整治疗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