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性肾小球肾炎患者预防复发需通过日常管理、规范治疗等方式综合干预,主要包括控制血压、限制蛋白质摄入、预防感染、定期复查以及避免肾毒性药物等。患者需长期坚持并遵医嘱调整生活方式及治疗方案。
1、控制血压
高血压是导致肾小球损伤加重的重要因素。患者需每日监测血压,遵医嘱使用降压药物,如缬沙坦、氯沙坦、氨氯地平等,以维持血压在130/80mmHg以下。同时应减少钠盐摄入,每日食盐量不超过5g。
2、限制蛋白质摄入
过量蛋白质会增加肾脏负担。建议每日蛋白质摄入量为0.6-0.8g/kg体重,优先选择优质蛋白如鸡蛋、牛奶、鱼肉等。肾功能明显下降者需在营养师指导下调整膳食结构。
3、预防感染
呼吸道或泌尿系统感染可能诱发疾病活动。患者需注意防寒保暖,保持会阴部清洁,接种流感疫苗及肺炎疫苗。出现发热、尿频等症状时应及时就诊,避免自行使用肾毒性抗生素。
4、定期复查
每3-6个月需检测尿常规、肾功能、血压等指标,评估24小时尿蛋白定量变化。病情稳定期至少每年进行1次肾脏超声检查,便于早期发现病情进展并及时调整治疗方案。
5、避免肾毒性药物
非甾体抗炎药如布洛芬、氨基糖苷类抗生素如庆大霉素、含马兜铃酸的中药等均可能加重肾损害。就医时应主动告知慢性肾病病史,在医生指导下调整用药方案。
患者需注意观察尿液颜色及尿量变化,若出现水肿加重、尿中泡沫增多或血压波动等情况,应及时肾内科就诊。保持规律作息,戒烟限酒,适当进行太极拳、散步等低强度运动,避免过度劳累。治疗期间不可擅自停用激素或免疫抑制剂,需严格遵循医嘱调整药物剂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