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性肾炎的治疗方法包括一般治疗、药物治疗、饮食调理、替代治疗以及新型疗法等,需根据病情进展和个体差异制定方案。患者应积极配合医生进行规范化治疗,避免病情恶化。
1、一般治疗
慢性肾炎患者需积极控制血压和血糖水平,避免使用肾毒性药物如非甾体抗炎药。定期监测肾功能指标,保持规律作息,适当进行低强度运动如散步,有助于延缓肾功能衰退。
2、药物治疗
常用降压药包括缬沙坦胶囊、贝那普利片等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抑制剂或受体拮抗剂。水肿患者可遵医嘱使用呋塞米片利尿消肿,合并高尿酸血症时需配合非布司他片降尿酸。新型药物如SGLT2抑制剂(达格列净片)也被证实具有肾脏保护作用。
3、饮食调理
建议采用优质低蛋白饮食,每日蛋白质摄入量控制在0.6-0.8g/kg体重。限制钠盐摄入每日低于5g,避免腌制食品。适量补充维生素D3和钙剂,必要时使用复方α-酮酸片改善营养状态。
4、替代治疗
当肾小球滤过率低于15ml/min时需进行血液透析或腹膜透析,终末期患者可考虑肾移植手术。新型透析技术如高通量透析、血液灌流能更有效清除中大分子毒素。
5、新型疗法
干细胞移植、靶向生物制剂(如利妥昔单抗)等处于临床研究阶段,免疫吸附疗法可用于特定类型肾炎。肠道菌群调节剂和中药雷公藤多苷片等也在辅助治疗中发挥一定作用。
患者需每3个月复查尿常规、肾功能和肾脏超声,严格遵医嘱调整用药方案。注意预防感染,出现血肌酐急剧升高或尿量明显减少时需立即就医。治疗期间避免自行服用中草药或保健品,防止加重肾脏负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