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众养生网

慢性肾脏病是否会导致尿毒症

胡著云 泌尿外科 副主任医师

江西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 三甲

慢性肾脏病一般可能会发展为尿毒症,但具体是否会出现该并发症需根据病情控制情况及肾功能损害程度综合判断。多数患者在疾病早期积极干预可延缓病情进展。

1、病情控制情况

若患者未接受规范治疗,肾功能持续恶化,肾小球滤过率进行性下降至15ml/min以下时,可能发展为尿毒症。此时肾脏无法有效排出代谢废物,导致肌酐、尿素氮等毒素蓄积,引发水电解质紊乱及全身多系统损害。规范使用缬沙坦胶囊、尿毒清颗粒、碳酸镧咀嚼片等药物,配合低蛋白饮食,可有效延缓肾功能恶化。

2、肾功能损害程度

根据慢性肾脏病分期,1-3期患者通过治疗多数可维持肾功能稳定,而4-5期患者进展为尿毒症的风险显著增加。当肾小球滤过率低于5ml/min时,通常需要肾脏替代治疗。定期监测血肌酐、尿素氮及肾小球滤过率等指标,有助于评估疾病进展速度。

慢性肾脏病患者应严格遵医嘱用药,控制血压在130/80mmHg以下,维持血糖及蛋白尿在达标范围。建议每3-6个月复查肾功能及尿常规,避免使用肾毒性药物。出现乏力、恶心、皮肤瘙痒等尿毒症前期症状时,应及时到肾内科就诊评估透析指征。

推荐文章

推荐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