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众养生网

梅毒是什么病,如何检测?

任诗峰 皮肤科 主任医师

南昌大学第二附属医院 三甲

梅毒是由梅毒螺旋体感染引起的慢性系统性性传播疾病,可通过性接触、血液及母婴途径传播。其检测方法主要包括血清学检测、暗视野显微镜检查以及脑脊液检查等,需由专业医疗机构进行。

1、血清学检测

分为非梅毒螺旋体试验和梅毒螺旋体特异性试验两类。前者如快速血浆反应素环状卡片试验(RPR)常用于筛查,可检测血液中的抗脂质抗体;后者如梅毒螺旋体颗粒凝集试验(TPPA)或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能特异性识别梅毒螺旋体抗体,用于确诊。这两种检测联合应用可区分现症感染与既往感染。

2、暗视野显微镜检查

适用于一期、二期梅毒的早期诊断。通过采集皮损处渗出液或淋巴结穿刺液,在暗视野显微镜下直接观察梅毒螺旋体的形态和运动特征。此方法对操作技术要求较高,且需在皮损未愈合时进行。

3、脑脊液检查

当怀疑神经梅毒时需进行腰椎穿刺,检测脑脊液中的白细胞计数、蛋白含量及梅毒抗体。脑脊液VDRL试验阳性具有诊断价值,但敏感性较低,需结合临床表现综合判断。

若发生高危性行为或出现硬下疳、皮疹等疑似症状,应及时到皮肤性病科就诊。所有检测结果需由医生结合病史和体检综合评估,确诊后应规范使用青霉素治疗,并定期随访血清学指标至完全转阴。治疗期间需避免性接触,性伴侣应同步接受检测和干预。

推荐文章

推荐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