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毒是由梅毒螺旋体感染引起的性传播疾病,其感染途径主要包括性接触传播、血液传播及母婴传播。感染后通常2-4周出现症状,具体时间因个体差异而不同。以下是具体分析:
1、性接触传播
这是最主要的传播方式。梅毒螺旋体可通过皮肤或黏膜的微小破损侵入人体,尤其在无保护性行为中,接触感染者的生殖器溃疡、黏膜分泌物时,传染风险显著增加。硬下疳是一期梅毒的典型表现,常出现在外生殖器部位。
2、血液传播
输入被梅毒螺旋体污染的血液或血制品可导致感染。此外,共用注射器等医疗器械也可能造成传播,但此类途径较为少见。
3、母婴传播
孕妇若未经治疗,梅毒螺旋体可通过胎盘传染给胎儿,导致先天性梅毒。感染可能引起流产、死胎或新生儿脏器损伤等严重后果。
感染后的症状出现时间可分为三个阶段:一期梅毒在感染后2-4周出现无痛性硬下疳;6-8周后进入二期,表现为全身皮疹、淋巴结肿大;若未治疗,经过1-2年潜伏期可能发展为三期梅毒,累及心血管、神经系统等器官。需注意的是,约30%感染者可能长期处于无症状潜伏状态。
建议怀疑感染梅毒者及时进行血清学检测,确诊后需规范使用青霉素类药物全程治疗。日常应避免高危性行为,严格使用安全套,孕期女性应常规进行梅毒筛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