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毒疹通常出现在躯干、四肢、手掌及脚掌、生殖器与肛周、口腔及咽喉等部位。梅毒疹是二期梅毒的主要表现,具有多样性特点,若存在相关症状应及时就医明确诊断。
1、躯干
梅毒疹常以对称性分布出现在胸腹、背部等躯干部位,初期可能表现为玫瑰色斑疹,随着病情进展可能发展为丘疹或脓疱样皮损,部分患者伴有轻微瘙痒或脱屑现象。
2、四肢
四肢近端如大腿内侧、上臂等部位也是梅毒疹的好发区域,皮损形态可呈环形或弧形排列的红色丘疹,部分患者肘关节、膝关节伸侧可能出现银屑病样鳞屑性斑块。
3、手掌及脚掌
此部位具有较高特异性,典型表现为边界清晰的铜红色斑块,表面可能有领圈状脱屑,通常无痛痒感,这种特征性表现有助于与其他皮肤病鉴别。
4、生殖器与肛周
这些部位可能出现扁平湿疣,表现为潮湿的扁平丘疹或糜烂性斑块,表面含有大量梅毒螺旋体,具有较强传染性,需避免直接接触。
5、口腔及咽喉
部分患者口腔黏膜、咽喉处可出现灰白色黏膜斑,表现为圆形或椭圆形糜烂面,周围有充血带,可能影响吞咽功能或导致声音嘶哑。
梅毒疹具有自愈性但易复发,发现疑似皮损应及时进行血清学检测确诊。规范使用青霉素类药物治疗可有效清除病原体,治疗期间需定期复查并避免性接触,性伴侣应同步筛查。未彻底治愈前需做好防护措施,防止疾病传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