霉菌感染的治疗方法主要包括抗真菌药物治疗、保持卫生、调整饮食、避免刺激以及定期复查等,需根据感染部位和严重程度选择合适的治疗方案。建议患者及时就医,由医生评估后制定个体化治疗措施。
1、抗真菌药物治疗
霉菌感染通常需使用抗真菌药物控制病情,如氟康唑胶囊、伊曲康唑胶囊等口服药,或克霉唑乳膏、硝酸咪康唑栓等外用制剂。对于严重感染,医生可能联合使用两性霉素B等静脉注射药物。用药期间需严格遵医嘱,避免自行停药导致复发。
2、保持卫生
每日使用温水清洁感染部位,如足癣患者需保持趾间干燥,生殖道感染者需勤换棉质内裤。床单、毛巾等贴身物品需用60℃以上热水烫洗,阳光暴晒6小时以上可有效杀灭真菌孢子。
3、调整饮食
适当增加优质蛋白摄入,如鸡蛋、鱼肉等有助于提升免疫力。限制精制糖、甜食等高糖食物摄入,因血糖升高可能促进真菌繁殖。可适量补充含维生素B族的粗粮和深绿色蔬菜。
4、避免刺激
感染期间禁用碱性肥皂清洗患处,避免使用含激素的药膏以免加重感染。足部感染者应穿透气鞋袜,女性患者经期避免使用卫生护垫造成局部闷热潮湿。
5、定期复查
完成抗真菌疗程后需复查真菌镜检或培养,特别是糖尿病、免疫缺陷患者更需密切随访。甲真菌感染者需持续用药直至健康趾甲完全长出,通常手指甲需要3-6个月,脚趾甲需6-12个月。
治疗期间应注意避免与他人共用个人物品,宠物患癣病需同步治疗。口服抗真菌药物可能引起肝功能异常,用药期间需定期检测肝酶指标。若出现用药部位红肿加剧或新发皮疹,应及时复诊调整治疗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