门脉高压症可能引发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腹水、脾功能亢进、肝性脑病、自发性腹膜炎等并发症。这些并发症与门静脉系统压力升高及肝功能受损密切相关,需及时干预以避免病情恶化。
1、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
门脉高压导致门静脉血流受阻,侧支循环开放使食管胃底静脉扩张迂曲。血管壁变薄后易受食物摩擦或腹压增高影响而破裂,表现为呕血、黑便甚至失血性休克。一般可遵医嘱使用注射用生长抑素、醋酸特利加压素注射液、盐酸普萘洛尔片等药物降低门脉压力。
2、腹水
门脉高压使内脏血管床静水压增高,同时肝功能减退导致白蛋白合成减少,血浆胶体渗透压下降。液体渗入腹腔形成腹水,患者出现腹胀、腹部膨隆。临床常用螺内酯片、呋塞米片、人血白蛋白等药物进行利尿、补充蛋白治疗。
3、脾功能亢进
长期门脉高压导致脾脏淤血肿大,脾脏内单核-巨噬细胞系统过度活跃,破坏红细胞、白细胞及血小板,表现为全血细胞减少。重度脾亢需考虑脾切除术或部分脾动脉栓塞术。
4、肝性脑病
门体静脉分流使肠道吸收的氨等毒性物质未经肝脏代谢直接进入体循环,干扰脑细胞能量代谢。患者可能出现性格改变、定向力障碍甚至昏迷,常用乳果糖口服溶液、利福昔明片、门冬氨酸鸟氨酸颗粒等药物治疗。
5、自发性腹膜炎
腹水成为细菌良好培养基,肠道细菌易位导致腹腔感染。典型症状为发热、腹痛、腹水浑浊,可选用注射用头孢曲松钠、左氧氟沙星片、甲硝唑片等抗生素治疗。
门脉高压症患者应定期复查胃镜、腹部超声等检查,严格控制蛋白质摄入量,避免用力排便、剧烈咳嗽等增加腹压的行为。若出现呕血、意识障碍等急症表现,需立即前往医院急诊科就诊,在医生指导下进行内镜下止血、腹腔穿刺等针对性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