弥散能力下降通常指肺弥散功能降低,即肺泡与毛细血管之间的气体交换效率下降。这种情况可能导致活动后气短、持续性咳嗽、乏力、口唇发绀、杵状指等症状,具体表现与基础疾病相关。
1、活动后气短
肺弥散功能下降时,氧气从肺泡进入血液的效率降低。尤其在运动或体力活动时,身体耗氧量增加,但气体交换不足会引发呼吸困难,患者可能感觉呼吸急促或胸闷。
2、持续性咳嗽
若弥散能力下降由间质性肺病或肺部炎症引起,病变可能刺激气道黏膜,导致干咳或伴有少量白痰。这种咳嗽通常持续时间较长,夜间或活动后加重。
3、乏力
由于血液中氧气含量不足,全身组织细胞无法获得足够氧气参与能量代谢,患者常感到四肢无力、精神倦怠,严重时甚至影响日常活动。
4、口唇发绀
当血氧饱和度低于90%时,血液中还原血红蛋白增多,皮肤较薄的部位如嘴唇、甲床等可能呈现青紫色,这是缺氧的典型体征。
5、杵状指
长期慢性缺氧可能引发手指末端软组织增生,表现为指甲根部膨大、指端变宽。这种情况常见于肺纤维化、肺癌等慢性肺部疾病。
若出现上述症状,建议及时进行肺功能检查、胸部CT及血气分析,明确是否存在间质性肺炎、肺气肿、贫血等原发病。日常需避免吸烟及接触粉尘,遵医嘱使用糖皮质激素或进行氧疗,以延缓疾病进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