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瘫的早期症状主要表现为面部肌肉运动障碍、感觉异常及相关神经功能异常,通常由面神经受损引起。具体表现包括口角歪斜、闭眼困难、味觉减退、泪液分泌异常以及面部麻木或疼痛等,需及时就医明确诊断。
1、口角歪斜
患者常出现一侧口角下垂或向健侧歪斜,尤其在微笑或做鼓腮动作时更明显。这是由于面神经支配的口轮匝肌、颊肌等失去正常收缩功能,导致面部两侧肌肉张力失衡。
2、闭眼困难
患侧眼睑闭合不全或完全无法闭合,可能伴随眨眼频率减少。这是眼轮匝肌受累的表现,严重时会导致角膜暴露性损伤,出现眼睛干涩、疼痛甚至角膜炎。
3、味觉减退
约30%患者会出现患侧舌前2/3味觉减退或丧失,与面神经的鼓索神经分支受损相关。患者可能对酸、甜等味觉刺激敏感度下降,进食时感觉食物味道变淡。
4、泪液分泌异常
部分患者出现患侧眼泪分泌减少或增多。面神经中的副交感神经纤维受损可导致泪腺分泌功能紊乱,表现为眼睛干涩或无故流泪。
5、面部麻木或疼痛
约20%患者在发病初期有耳后乳突区疼痛或面部紧绷感,可能与神经炎症反应有关。少数患者还会出现患侧面部皮肤触觉减退。
若出现上述症状,建议48小时内尽早就医,通过肌电图、神经传导速度检测等评估神经损伤程度。急性期需遵医嘱使用糖皮质激素、抗病毒药物及营养神经药物,配合面部康复训练,多数患者预后良好。避免自行热敷或按摩,以免加重神经水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