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众养生网

乳房肿块在哺乳期如何鉴别性质?

杜峰 乳腺外科 副主任医师

江西省妇幼保健院 三甲

哺乳期乳房肿块的性质鉴别通常需要通过临床触诊、超声检查、穿刺活检等方式综合判断。哺乳期乳腺组织变化较大,需结合肿块特征及伴随症状初步鉴别良恶性,最终确诊需依赖医学检查。

1、临床触诊

医生通过触摸评估肿块的质地、活动度、边界等特征。良性肿块如积乳囊肿通常质地较软、边界清晰且可移动;若肿块质地坚硬、边界模糊或与周围组织粘连,需警惕恶性肿瘤可能,但哺乳期乳腺炎也可能表现为硬块伴红肿热痛。

2、超声检查

作为哺乳期首选影像学检查,可清晰显示肿块形态、血流信号及是否形成脓肿。超声能区分囊性肿块(如乳汁淤积形成的囊肿)和实性肿块,BI-RADS分级3类以下多为良性,4类以上需进一步检查。该检查无辐射且不影响哺乳。

3、穿刺活检

对持续存在的实性肿块或超声提示可疑的病灶,可在局麻下进行细针穿刺细胞学检查或空心针活检。病理检查能明确诊断恶性肿瘤,但需评估出血风险,穿刺后建议暂停患侧哺乳24小时,用吸奶器排空乳汁。

4、磁共振检查

适用于超声检查无法明确但临床高度怀疑恶性时,增强MRI能显示肿瘤浸润范围。因造影剂可能通过乳汁分泌,检查后需暂停哺乳24-48小时,期间定时排空乳房。该检查不作为常规筛查手段。

哺乳期发现乳房肿块建议尽早就医,避免自行按摩或热敷。检查期间可继续母乳喂养,但需遵医嘱调整喂养方式。若确诊为恶性肿瘤,需根据孕周、肿瘤分期制定个体化治疗方案,部分新型靶向药物在哺乳期禁用,需在医生指导下进行治疗决策。

推荐文章

推荐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