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众养生网

囊性灶什么意思?常见于哪些器官

耿敬华 妇产科 副主任医师

濮阳惠民医院 三甲

囊性灶是指人体组织内形成的含有液体或半固体物质的囊状结构,通常具有完整的包膜,可出现在多个器官中。常见于肝脏、肾脏、卵巢、甲状腺以及胰腺等部位,可能与先天发育、感染或退行性病变有关。

1、肝脏

肝脏囊性灶以肝囊肿较为多见,多为先天性或寄生虫感染所致。较小的囊肿通常无明显症状,但体积增大时可能压迫周围组织,引起右上腹隐痛、腹胀等不适。若为寄生虫性囊肿(如肝包虫病),需通过影像学及血清学检查明确诊断。

2、肾脏

肾脏囊性灶常见于单纯性肾囊肿或遗传性多囊肾病。单纯性囊肿多为单发且生长缓慢,患者可能出现腰部酸胀感;而多囊肾病则表现为双肾多发囊肿,可能伴随高血压或肾功能异常,需定期监测肾功能变化。

3、卵巢

卵巢囊性灶包括生理性囊肿(如黄体囊肿)和病理性囊肿(如巧克力囊肿)。生理性囊肿通常在月经周期中自行消退,而病理性囊肿可能引起痛经、不孕等症状,超声检查可帮助鉴别囊肿性质,必要时需手术干预。

囊性灶的具体性质需结合影像学检查(如B超、CT)及病理结果判断。建议发现后定期复查,若出现体积快速增大、疼痛加剧或伴随发热等症状,需及时就诊排除感染或恶性病变可能。日常避免对囊肿部位进行外力挤压,降低破裂风险。

推荐文章

推荐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