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众养生网

脑梗的发病原因为何多见于中老年人

饶凯华 神经内科 副主任医师

江西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 三甲

脑梗多见于中老年人,主要与动脉粥样硬化、高血压、糖尿病、心脏病以及年龄相关的血管退化等因素有关。这些因素长期作用导致血管损伤,最终增加脑梗风险。

1、动脉粥样硬化

动脉粥样硬化是脑梗最常见的病理基础,中老年人因长期血脂异常、吸烟或肥胖,血管壁逐渐形成脂质斑块,导致血管狭窄或闭塞。斑块破裂可引发血栓形成,阻断脑部血液供应。患者可能伴随头晕、肢体麻木等症状,一般可遵医嘱使用阿托伐他汀、瑞舒伐他汀、阿司匹林等药物控制病情。

2、高血压

长期高血压会加速血管内皮损伤,促使动脉硬化和微小动脉瘤形成。血压波动易诱发血管痉挛或斑块脱落,增加脑梗风险。患者可能出现头痛、视物模糊等症状,通常需规律服用氨氯地平、厄贝沙坦、硝苯地平等降压药物。

3、糖尿病

高血糖状态会损害血管内皮功能,促进动脉粥样硬化发展。糖尿病患者的血液黏稠度增高,血小板聚集性增强,易形成血栓堵塞脑血管。患者常伴有多饮、多尿等症状,可通过二甲双胍、胰岛素、西格列汀等药物控制血糖。

4、心脏病

房颤、心瓣膜病等心脏疾病易形成附壁血栓,血栓脱落随血液循环阻塞脑血管。中老年心脏病患者发生心源性脑梗的比例较高,需根据病情使用华法林、利伐沙班、达比加群等抗凝药物预防。

5、年龄因素

随着年龄增长,血管弹性下降,血管内皮修复能力减弱,加之自由基清除能力降低,血管更易发生硬化、钙化等退行性改变。这些生理性衰老过程使老年人即使无明确基础疾病,脑梗风险仍显著增高。

中老年人应定期监测血压、血糖及血脂水平,保持低盐低脂饮食,适度进行有氧运动。若出现言语不清、偏侧肢体无力等脑梗征兆,需立即就医。遵医嘱规范使用药物控制基础疾病,避免自行调整用药剂量或停药。

推荐文章

推荐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