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众养生网

高血压如何导致脑供血不足发生

饶凯华 神经内科 副主任医师

江西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 三甲

高血压导致脑供血不足的发生,主要与动脉硬化、血管痉挛、微动脉瘤形成以及血流动力学异常等因素相关。以下是具体机制分析:

1、动脉硬化

长期高血压可损伤脑动脉内皮细胞,导致脂质沉积和血管壁增厚,形成动脉粥样硬化斑块。这些斑块会使血管管腔狭窄,血流阻力增加,脑组织因血流量减少而出现缺血缺氧。例如,颈动脉或椎-基底动脉系统的硬化可直接影响脑部供血。

2、血管痉挛

血压急剧升高时,脑动脉可能发生代偿性收缩以维持血流稳定。但持续痉挛会导致血管管腔暂时性狭窄,尤其在已有动脉硬化的区域,这种痉挛会显著减少脑血流量。临床表现为一过性头晕或视物模糊。

3、微动脉瘤形成

长期高压血流冲击会使脑内微小动脉壁薄弱部位膨出,形成粟粒状动脉瘤。这些异常结构不仅可能破裂出血,其形态改变还会干扰正常血流分布,造成局部脑组织灌注不足。常见于基底节区和脑桥部位。

4、血流动力学异常

血压波动过大会破坏脑血流自动调节机制。当血压骤降时,脑灌注压不足;血压过高时则引发血管过度收缩。这种调节失衡可能导致分水岭区等脆弱部位供血减少,严重时可发展为腔隙性梗死。

高血压患者需定期监测血压,将收缩压控制在130mmHg以下、舒张压80mmHg以下。若出现持续性头痛、肢体麻木或言语障碍等症状,应及时进行头颅CT或MRI检查。治疗方面需遵医嘱使用氨氯地平、厄贝沙坦等降压药物,必要时联合阿司匹林抗血小板治疗,以维护脑血管功能。

推荐文章

推荐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