尿崩症患者的日常护理需重点关注水分平衡、症状监测及并发症预防等方面。日常护理措施通常包括记录出入量、合理饮水、调整饮食、规范用药以及皮肤护理,具体护理方案应遵医嘱制定。
1、记录出入量
患者需每日记录饮水量和排尿量,可通过量杯或专用表格进行精确测量。若发现24小时尿量持续超过4升或出现排尿频繁、夜尿增多等情况,应及时反馈医生。同时建议每周固定时间测量体重,体重短期内下降超过5%可能提示脱水。
2、合理饮水
根据尿量和口渴感主动补充水分,建议少量多次饮用,每小时不超过800ml。外出时需随身携带水壶,睡眠时在床边放置温水。需特别注意避免因过度饮水引发水中毒,当出现头痛、恶心等低钠血症症状时应立即就医。
3、饮食调整
日常饮食应保持低盐、低蛋白,每日钠摄入量控制在3-5克,蛋白质摄入不超过每公斤体重0.8克。可适当增加富含钾的香蕉、橙子等水果摄入。需严格限制咖啡、酒精等利尿物质的摄入,建议将每日咖啡因摄入量控制在200mg以下。
4、规范用药
去氨加压素是常用治疗药物,患者需严格遵医嘱服用去氨加压素片或口服液,服药时间建议固定于餐前1小时。使用鼻喷雾剂型时应注意清洁鼻腔,注射剂型需严格无菌操作。出现心悸、血压升高等副作用时应立即停药并就诊。
5、皮肤护理
每日需用温水清洗会阴部2次,排尿后建议用柔软纸巾蘸干。出现皮肤红肿或溃烂时可涂抹氧化锌软膏,贴身衣物应选择纯棉材质并每日更换。对于长期卧床患者,需每2小时协助翻身并检查骶尾部皮肤状况。
尿崩症患者应建立规律的复诊计划,建议每3个月复查尿比重、血电解质等指标。外出时建议佩戴医疗警示手环,随身携带疾病说明卡片。护理过程中出现持续性头痛、意识模糊或尿量突然减少等情况,需立即到内分泌科急诊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