尿毒症是慢性肾脏病发展到终末期的严重阶段,通常由慢性肾小球肾炎、糖尿病肾病、高血压肾病等原发疾病逐渐损害肾功能所致。此外,感染、药物滥用、不良生活习惯等因素也可能加速病情进展。
1、慢性肾小球肾炎
这是尿毒症最常见的原发性病因。由于免疫异常等因素导致肾小球滤过膜受损,蛋白质和红细胞漏出,长期炎症反应会使肾单位逐渐硬化。患者可能出现血尿、泡沫尿等症状,需遵医嘱使用环磷酰胺片、吗替麦考酚酯胶囊等免疫抑制剂控制病情。
2、糖尿病肾病
长期高血糖状态会引起肾小球高滤过,导致系膜细胞增生和基底膜增厚。随着病程进展,肾小球滤过率下降,最终可能发展为尿毒症。患者需严格控制血糖,使用达格列净片、胰岛素注射液等药物,并定期监测尿微量白蛋白。
3、高血压肾病
持续高血压会使肾小动脉硬化,肾实质血液供应减少。肾小球内高压状态加速肾单位损伤,出现夜尿增多、血肌酐升高等表现。常用氨氯地平片、厄贝沙坦片等降压药物,需将血压控制在130/80mmHg以下。
需警惕的诱因包括呼吸道或泌尿系统感染可能加重肾脏负担,非甾体抗炎药、氨基糖苷类抗生素等肾毒性药物可能直接损伤肾小管,高盐饮食、吸烟等不良习惯则会加速肾功能恶化。建议肾病患者每3-6个月复查肾功能,出现水肿、尿量减少等症状时及时就医,严格遵循医嘱用药并保持低蛋白饮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