尿素低可能由蛋白质摄入不足、肝功能异常、利尿剂使用等原因引起,主要表现为乏力、水肿、多尿等症状。若伴随其他异常表现,建议及时就医明确病因。
1、蛋白质摄入不足
长期饮食中蛋白质含量过低可能导致尿素生成减少,患者可能出现乏力、肌肉萎缩、下肢水肿等症状。日常应适当增加鸡蛋、牛奶、瘦肉等优质蛋白的摄入,必要时可遵医嘱使用复方氨基酸注射液、白蛋白等补充营养。
2、肝功能异常
病毒性肝炎、肝硬化等疾病会影响肝脏合成尿素的能力,患者常伴随皮肤黄染、腹胀、腹水等表现。一般需在医生指导下使用复方甘草酸苷片、双环醇片、多烯磷脂酰胆碱胶囊等保肝药物治疗,并定期监测肝功能指标。
3、利尿剂使用
呋塞米、氢氯噻嗪等利尿药物可能通过增加尿素排泄导致血尿素降低,患者可能出现多尿、口干、低钾血症等表现。用药期间需定期复查电解质,必要时可遵医嘱调整药物剂量或联用螺内酯等保钾利尿剂。
尿素水平受多种因素影响,单纯尿素轻度降低且无其他异常时,可能与生理性因素有关。若出现持续乏力、水肿加重或皮肤黄染等症状,建议及时到消化内科或肝病科就诊,完善肝功能、尿常规等检查,避免自行盲目用药延误病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