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性尿路感染可通过一般治疗、药物治疗以及物理治疗等方式快速缓解,具体需根据病情程度选择。常见方法包括多饮水、遵医嘱用药、局部护理等,若症状加重应及时就医。
1、一般治疗
日常需增加饮水量以增加尿量,通过排尿冲刷尿道,减少细菌滞留。同时注意保持外阴清洁,排尿后擦拭应从前向后,避免肠道细菌污染尿道口。治疗期间应避免性生活,减少感染反复风险。
2、药物治疗
细菌感染是主要病因,通常需遵医嘱使用抗生素,如左氧氟沙星片、头孢克肟胶囊等,可抑制细菌繁殖。若伴有尿痛或灼热感,可配合服用碳酸氢钠片碱化尿液,缓解刺激症状。反复感染者需根据尿培养结果选择敏感药物。
3、物理治疗
下腹部疼痛明显时,可用热水袋热敷膀胱区,温度控制在40℃-50℃,每次15-20分钟。此举能促进局部血液循环,缓解平滑肌痉挛,减轻排尿不适感。
若出现发热、腰痛或血尿等症状,提示可能发展为肾盂肾炎,需及时静脉输注抗生素治疗。日常需穿着棉质内裤,避免长时间憋尿,性生活后及时排尿,有助于降低感染复发概率。治疗期间需严格遵医嘱完成疗程,避免自行停药导致细菌耐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