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众养生网

跑步走的正确动作要领有哪些注意事项

龚飞鹏 骨科 副主任医师

江西省人民医院 三甲

跑步走的正确动作要领主要包括身体姿势、摆臂幅度、呼吸调节、步频步幅以及运动恢复等注意事项,需结合规范动作和科学方法进行锻炼。以下为具体注意事项:

1、身体姿势

跑步走时需保持身体直立,头部平视前方,避免含胸驼背或过度后仰。双肩放松,核心肌群适度收紧以维持躯干稳定。腰部自然挺直,髋部保持中立位,避免左右晃动。膝关节在迈步过程中应自然弯曲,前脚掌先着地,随后过渡至全脚掌,减少关节冲击力。

2、摆臂动作

上肢摆臂应以肩关节为轴心,前臂自然弯曲约90度,前后摆动幅度不超过身体中线。摆臂方向应与腿部动作协调一致,前摆手高度不超过下颌,后摆手不超过臀部。注意保持肘部贴近躯干,避免过度外展或耸肩,以减少能量消耗和肩部疲劳。

3、呼吸方法

建议采用鼻吸口呼的腹式呼吸法,吸气时膈肌下沉使腹部鼓起,呼气时缓慢收缩腹肌。呼吸节奏需与步频匹配,通常每2-4步完成一次完整呼吸循环。避免浅快的胸式呼吸,以防出现岔气或氧气摄入不足的情况。

4、步频与步幅

初学者的步频建议控制在每分钟160-180步,步幅以自身腿长的1-1.2倍为宜。落地时脚部应指向正前方,避免内外八字步态。随着运动能力提升,可通过增加步频而非过度增大步幅来提高速度,以降低膝关节和踝关节的损伤风险。

5、运动后恢复

结束时应进行10-15分钟的低强度慢走和静态拉伸,重点放松股四头肌、腘绳肌、腓肠肌及腰背部肌群。运动后1小时内及时补充水分和电解质,建议摄入碳水化合物与蛋白质比例为3:1的恢复性饮食。若出现持续肌肉酸痛或关节不适,需暂停训练并进行冰敷处理。

日常锻炼需根据个人体能状况循序渐进,初次练习时长控制在20-30分钟为宜,每周增量不超过10%。运动前务必完成动态热身,穿戴专业跑鞋,并选择塑胶跑道或平整路面进行训练。如运动中出现胸闷、头晕等异常症状,应立即停止活动并就医检查。

推荐文章

推荐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