盆腔炎的诊断通常需要结合血液指标检查,但并非唯一依据。血液检查有助于评估炎症程度,而诊断还需综合其他检查结果及临床表现。
1、血液指标检查
血液检查主要包括白细胞计数、C反应蛋白和血沉等。当盆腔发生感染时,白细胞计数可能升高,中性粒细胞比例增加,提示细菌感染。C反应蛋白和血沉作为炎症标志物,其数值升高可反映体内存在炎症反应。这些指标有助于医生判断感染严重程度及治疗效果。
2、病原体检测
除血液检查外,还需进行宫颈分泌物涂片、细菌培养或核酸检测,以明确病原体类型。例如淋病奈瑟菌、沙眼衣原体等特异性感染需针对性用药,普通细菌感染则可能选择广谱抗生素。
3、影像学检查
超声检查是常用手段,可观察盆腔积液、输卵管增粗或脓肿形成等情况。对于复杂病例,可能需进行CT或MRI检查,进一步评估盆腔器官受累范围。
若出现下腹痛、异常分泌物或发热等症状,建议尽早就医。医生会根据病史、查体结果及上述检查综合判断,制定抗感染治疗方案。治疗期间需遵医嘱足疗程用药,并定期复查评估疗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