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期疲倦可能是生理性疲劳的表现,也可能与贫血、甲状腺功能减退、睡眠障碍、慢性疲劳综合征以及抑郁症等健康问题有关。若长期无法缓解,建议及时就医明确病因。
1、贫血
贫血患者因血液中红细胞数量或血红蛋白浓度降低,导致机体携氧能力不足,易出现疲倦、乏力等症状,同时可能伴随头晕、面色苍白等表现。一般可遵医嘱使用硫酸亚铁片、琥珀酸亚铁片、维生素C片等药物改善缺铁性贫血,严重者需进行输血治疗。
2、甲状腺功能减退
甲状腺激素分泌不足会导致代谢率下降,引起持续疲倦、畏寒、体重增加等症状。临床常用左甲状腺素钠片进行替代治疗,需定期监测甲状腺功能调整药量,不可自行增减剂量。
3、睡眠障碍
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失眠等疾病会干扰深度睡眠,导致日间嗜睡和精力不足。患者可通过多导睡眠监测明确诊断,使用持续气道正压通气(CPAP)治疗呼吸暂停,或遵医嘱短期服用右佐匹克隆片、阿普唑仑片等镇静药物改善睡眠。
4、慢性疲劳综合征
该病以持续6个月以上的重度疲劳为特征,常伴有肌肉疼痛、记忆力下降等症状,病因可能与免疫异常或病毒感染有关。目前以认知行为疗法、渐进式运动训练等非药物干预为主,必要时使用普瑞巴林胶囊缓解疼痛。
5、抑郁症
情绪低落、兴趣减退等核心症状常伴随躯体化表现,如疲倦、食欲改变等。临床常用氟西汀片、舍曲林片、帕罗西汀片等抗抑郁药物,需结合心理治疗帮助患者恢复社会功能。
若长期疲倦伴有体重骤变、持续发热或器官功能异常,需警惕肿瘤、自身免疫病等全身性疾病。建议调整作息规律,避免熬夜和过度劳累,同时完善血常规、甲状腺功能、肝肾功能等检查。药物使用需严格遵循医嘱,不可自行联合用药或随意停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