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常规指标中通常可以通过血红蛋白、红细胞计数、红细胞压积、平均红细胞体积、平均红细胞血红蛋白量等数值异常来提示贫血。这些指标的变化有助于判断贫血类型及严重程度。
1、血红蛋白
血红蛋白浓度是诊断贫血的主要指标。成年男性血红蛋白低于120g/L,女性低于110g/L可提示贫血。该指标下降表明血液携氧能力减弱,可能引发乏力、头晕等症状。根据数值可将贫血分为轻度(90-正常下限)、中度(60-90g/L)、重度(30-60g/L)及极重度(<30g/L)。
2、红细胞计数和红细胞压积
红细胞计数减少(男性<4.3×10¹²/L,女性<3.8×10¹²/L)或红细胞压积降低(男性<40%,女性<37%)提示贫血。这两项指标与血红蛋白同步下降,但需结合其他参数判断贫血类型。在慢性肾病或骨髓抑制时,这三项指标常同步降低。
3、红细胞平均参数
平均红细胞体积(MCV)是判断贫血类型的关键指标。MCV100fl为大细胞性(如巨幼细胞性贫血)。平均红细胞血红蛋白量(MCH)和浓度(MCHC)可辅助鉴别,如缺铁性贫血常表现为MCH<27pg,MCHC<320g/L。
若血常规提示上述指标异常,建议及时血液科就诊,完善铁代谢、维生素B12、叶酸检测及骨髓检查等。日常注意均衡饮食,保证铁、蛋白质和维生素摄入,但需在医生指导下进行病因治疗,避免自行补充营养剂延误病情诊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