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众养生网

不同年龄平均心率多少正常?

杨崛圣 心脏大血管外科 主治医师

南昌大学第二附属医院 三甲

不同年龄段的平均心率存在一定差异,正常范围通常为新生儿120~160次/分,幼儿80~130次/分,青少年60~100次/分,成年人60~100次/分,老年人可能略有减慢但仍在此区间。心率受自主神经调节和机体代谢需求影响,测量时应保持静息状态。

1、新生儿

出生至1个月的婴儿由于代谢旺盛且自主神经未发育成熟,静息心率通常为120~160次/分。哭闹或进食时可能暂时升至170~180次/分,但安静后应恢复。早产儿心率可能更快,持续超过180次需排查心脏问题。

2、幼儿

1-3岁儿童心率正常值为80~130次/分,活动时可达150次。此阶段迷走神经张力逐渐增强,心率较婴儿期下降。睡眠时可能降至70次左右,若清醒时持续低于60次应进行心电图检查。

3、学龄儿童

6-12岁心率稳定在70~115次/分,体育活动中可达200次。心率变异性开始接近成人水平,持续心动过速需排除贫血、甲状腺功能亢进等继发因素。

4、成年人

18岁以上静息心率60~100次/分为正常,运动员因心脏代偿可能低至40次。女性平均比男性快5-10次,更年期后差异缩小。持续超过100次应考虑焦虑、感染或心血管疾病。

5、老年人

65岁以上心率多在60-90次/分,因窦房结功能减退可能出现轻度窦性心动过缓。但若伴头晕、黑朦等灌注不足症状,即使心率50次也需安装起搏器评估。

日常建议选择晨起未活动时测量桡动脉搏动,连续计数1分钟。动态心电图可评估全天波动,服用β受体阻滞剂者需遵医嘱调整目标心率。出现持续心悸、胸闷等伴随症状应及时心血管专科就诊。

推荐文章

推荐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