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期保存的葡萄酒是否影响健康需根据保存条件及酒体状态综合判断。若保存得当且未变质,通常适量饮用对健康无明显危害;若保存不当导致变质,则可能引发健康风险。
葡萄酒在阴凉避光、温度湿度稳定的环境中长期存放,酒液可能发生缓慢氧化,但不会产生有害物质。这种情况下,酒体风味可能随时间变化,但饮用后一般不会直接损伤健康。若保存环境温度过高或密封不严,酒液可能被醋酸菌污染,导致挥发酸含量超标。此时饮用可能出现腹痛、腹泻等消化道不适,长期摄入还可能加重肝脏代谢负担。此外,变质葡萄酒若出现浑浊、霉斑或异味,可能含有霉菌毒素,可能对肝肾造成潜在损害。
建议将葡萄酒存放在10-15℃恒温、70%左右湿度的避光环境中,开瓶后建议24小时内饮用完毕。成年人每日酒精摄入量不宜超过25克(约300毫升葡萄酒)。若发现酒液颜色异常、出现悬浮物或刺激性气味,应立即停止饮用。特殊人群如孕妇、肝病患者应避免饮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