葡萄膜炎的并发症可通过定期复查、规范用药、避免诱因、加强眼部护理及及时处理并发症等方式进行预防。患者需积极配合医生治疗,降低视力损伤风险。
1、定期复查
建议每1-3个月复查一次,通过裂隙灯、眼压测量、眼底检查等评估病情变化。急性期患者可能需要缩短复查间隔至1-2周,慢性患者每3-6个月需进行光学相干断层扫描(OCT)监测黄斑结构。
2、规范用药
糖皮质激素滴眼液如氟米龙、醋酸泼尼松需严格按医嘱使用,逐渐减量避免反跳。免疫抑制剂如环孢素、甲氨蝶呤适用于顽固病例,需定期检测肝肾功能。散瞳剂如复方托吡卡胺可预防虹膜后粘连,使用后需压迫泪囊区减少全身吸收。
3、避免诱因
强光刺激可能加重炎症反应,外出建议佩戴UV400防护镜。活动期患者应暂停游泳、美瞳佩戴等可能污染眼部行为。控制全身性疾病如强直性脊柱炎、类风湿关节炎等原发病,降低复发概率。
4、眼部护理
每日热敷15分钟可改善睑板腺功能,配合人工泪液缓解干眼症状。清洁眼睑时使用无菌棉签蘸取生理盐水,从内眦向外眦单向擦拭。避免揉眼、压迫眼球等机械刺激,睡眠时适当垫高头部促进房水循环。
5、及时处理并发症
发现眼压升高超过21mmHg时,需加用降眼压药物如布林佐胺、他氟前列素。并发白内障者建议在炎症控制3个月后考虑手术,优先选择超声乳化联合人工晶体植入术。黄斑水肿超过3个月未缓解者,可玻璃体注射抗VEGF药物。
葡萄膜炎患者应保持均衡饮食,每日补充深绿色蔬菜200克以上,限制高糖高脂食物。建议建立治疗档案,记录用药时间、剂量及症状变化。若出现突发眼痛、视力骤降、闪光感等症状,需在24小时内就诊眼科急诊。长期使用激素者应定期监测骨密度和血糖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