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通感冒可能引发急性中耳炎、鼻窦炎、支气管炎、肺炎、心肌炎等并发症,需根据具体症状及时就医。感冒期间若出现耳痛、持续鼻塞、呼吸困难或胸痛等症状,可能与并发症有关。
1、急性中耳炎
感冒病毒或细菌可能通过咽鼓管侵入中耳腔,引发急性化脓性中耳炎。患者会出现耳部剧烈疼痛、听力下降,婴幼儿可能表现为频繁抓耳、哭闹不止。若不及时治疗可能发展为鼓膜穿孔或慢性中耳炎。
2、鼻窦炎
鼻腔黏膜肿胀可导致鼻窦开口阻塞,继发细菌感染引发急性鼻窦炎。典型症状包括黄绿色脓涕、面部压迫感、嗅觉减退,严重时伴随发热和头痛。持续超过12周的鼻塞需警惕慢性鼻窦炎可能。
3、支气管炎
病毒向下蔓延至支气管可引起急性支气管炎,表现为持续性干咳或咳痰,伴随胸闷、喘息。吸烟者或慢性呼吸道疾病患者更易发展为慢性支气管炎,可能出现每年持续3个月以上的反复咳嗽。
4、肺炎
当病原体突破呼吸道防御侵入肺泡时,可能发展为肺炎。常见表现包括高热不退、咳铁锈色痰、呼吸急促,听诊可闻及湿啰音。婴幼儿及免疫力低下者可能出现三凹征等严重呼吸困难表现。
5、心肌炎
柯萨奇病毒等特定病原体感染后,可能通过免疫反应或直接损伤心肌细胞。患者会出现胸痛、心悸、活动耐力下降,严重时导致心律失常或心力衰竭。青少年在感冒后1-3周出现异常乏力需特别注意。
感冒患者应保证每日2000ml以上饮水量,保持室内湿度在50%-60%。若体温持续超过3天不降,或出现呼吸频率>30次/分、血氧饱和度小于95%等情况,建议立即就诊。既往有基础疾病者,感冒期间需加强原有疾病的监测与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