潜渊症一般指减压病,治疗过程中需注意避免快速上浮、禁止重复潜水、禁忌饮酒或使用血管扩张药物、不可忽视症状以及避免不当急救措施等,需严格遵循医疗指导。具体禁忌主要与疾病诱因及治疗原则相关,不当行为可能加重病情或引发并发症。
1、避免快速上浮
减压病通常因潜水后上升速度过快导致体内氮气形成气泡,若治疗期间仍进行潜水活动或未控制减压速度,可能使气泡进一步阻塞血管或压迫神经。患者需严格遵循阶梯式减压方案,避免任何可能引起压力骤变的行为。
2、禁止重复潜水
在未完全康复前再次潜水会增加体内氮气蓄积风险,可能诱发更严重的关节疼痛、皮肤斑块甚至神经系统损伤。治疗期间应暂停所有水下活动,直至医生评估确认身体状态适合。
3、禁忌饮酒或血管扩张药物
酒精和硝酸甘油等药物会加速血液循环,可能促使气泡扩散至更多组织。此类物质还会干扰高压氧治疗的效果,增加治疗过程中发生氧中毒或气压伤的风险。
4、不可忽视症状
若出现皮肤瘙痒、肌肉疼痛或呼吸困难等症状时继续活动,可能发展为瘫痪、休克等严重情况。患者需立即停止当前活动并报告医护人员,以便调整治疗方案。
5、避免不当急救措施
错误使用按摩、热敷或偏方可能促使气泡破裂造成栓塞。所有处理均需在高压氧舱内由专业人员操作,自行吸氧时也需控制氧浓度和时长。
治疗期间需保持患肢制动以减少气泡移动风险,严格按照医嘱完成高压氧疗程。日常需监测血氧饱和度和神经系统体征,治疗后应进行至少24-48小时医学观察。潜水爱好者需重新学习减压规程并通过体检后再恢复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