强直性脊柱炎可能导致关节畸形,但病情发展和畸形程度存在个体差异。早期规范治疗可有效延缓或避免严重畸形的发生。
强直性脊柱炎是一种慢性炎症性疾病,主要累及脊柱和骶髂关节。随着病程进展,持续的炎症反应可能破坏关节结构,导致韧带骨化、椎体融合等病理改变。脊柱受累可能引发腰椎前凸消失、胸椎后凸加重,形成驼背畸形。约30%-50%患者会出现髋关节受累,表现为关节间隙变窄、骨质破坏,严重时可发生髋关节强直,影响行走功能。
关节畸形的发生与炎症控制效果密切相关。若未及时干预,反复的炎性刺激会加速关节纤维化和骨赘形成。除中轴关节外,部分患者可能出现膝关节、踝关节等外周关节肿胀及变形。值得注意的是,约20%患者可能伴有肌腱端炎,如跟腱附着点炎症,长期反复发作也可能导致局部结构改变。
建议确诊后尽早开始规范治疗,遵医嘱使用非甾体抗炎药、生物制剂等控制炎症。日常需保持正确姿势,进行适度的关节功能锻炼,如游泳、扩胸运动等。定期随访监测脊柱活动度和髋关节功能,必要时可通过矫形支具或手术干预改善生活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