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众养生网

郄穴在中医治疗中有何独特作用

江一平 中医科 主任医师

江西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 三甲

郄穴作为经络系统中气血深聚的特殊穴位,在中医治疗中具有缓解急性病症、止血调经、干预脏腑急症、辅助诊断以及调节经气等独特作用。其临床应用常结合经络辨证选取相应穴位,以达到针对性治疗效果。

1、缓解急性病症

郄穴多分布于四肢肘膝关节以下,是经气汇聚之处,对所属经络的急性病症反应灵敏。如急性胃痛取足阳明胃经梁丘穴,能快速缓解平滑肌痉挛;外感发热刺激温溜穴可促进阳明经气疏泄。

2、止血调经功能

当出现咯血、便血等出血证时,选取相应郄穴可调节气血运行。孔最穴作为肺经郄穴,既能清泻肺热改善支气管扩张咯血,又能调节肺气改善鼻衄,体现了穴位双向调节特性。

3、干预脏腑急症

各经郄穴与对应脏腑存在特异性联系。心绞痛发作时取手厥阴心包经郄门穴,配合内关穴可增强宁心安神效果;急性胆绞痛按压外丘穴可疏导少阳经气,缓解奥狄氏括约肌痉挛。

4、病理诊断价值

郄穴压痛、结节等异常反应可作为经络辨证依据。肾经水泉穴出现明显压痛常提示泌尿系统病变,脾经地机穴触诊条索状物多与消化功能紊乱相关,这种体表反应点为疾病定位提供参考。

5、调节经气运行

通过针刺或艾灸郄穴可疏通本经气血。如会宗穴调理三焦气机改善耳鸣,中都穴疏肝理气缓解胁痛,金门穴激发膀胱经气治疗腰骶疼痛,体现了"经络所过,主治所及"的治疗原则。

临床应用郄穴时需遵循辨证取穴原则,建议由专业中医师根据具体病证选择配伍。急性病症治疗多采用强刺激手法,慢性病证则可配合温针灸或穴位贴敷。注意避免在皮肤破损处操作,凝血功能障碍者慎用刺血疗法,孕妇特定郄穴禁用。

推荐文章

推荐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