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众养生网

青光眼是什么检查方法?诊断需哪些步骤

王安安 眼科 副主任医师

南昌大学附属眼科医院 三甲

青光眼的检查方法主要包括眼压测量、视野检查、房角镜检查、视神经评估以及角膜厚度测量等,诊断通常需结合病史、体征及辅助检查综合分析。具体诊断步骤可分为以下五步:

1、眼压测量

这是青光眼筛查的基础项目。正常眼压范围为10-21mmHg,但部分青光眼患者眼压可能处于正常范围(正常眼压性青光眼),而高眼压症患者眼压虽高却无青光眼损伤,因此需结合其他指标判断。

2、视野检查

通过计算机自动视野计检测视野缺损情况。开角型青光眼早期表现为旁中心暗点,进展期出现弓形暗区,晚期仅存管状视野,闭角型青光眼急性发作时可出现全视野缺损。

3、房角镜检查

使用特殊接触镜直接观察前房角结构,区分开角型与闭角型青光眼。开角型可见小梁网完全开放,闭角型可见虹膜根部堵塞房角,这是制定治疗方案的关键依据。

4、视神经评估

采用眼底照相或光学相干断层扫描(OCT)定量分析视盘杯盘比、视网膜神经纤维层厚度。青光眼患者杯盘比常>0.6,且呈现上下极视网膜神经纤维层变薄的特征性改变。

5、角膜厚度测量

通过超声测厚仪检测中央角膜厚度。角膜较薄者(小于520μm)实际眼压可能被低估,较厚者(>580μm)则可能被高估,这对校正真实眼压值有重要意义。

诊断流程首先需详细询问眼病史、家族史及用药史,接着进行视力、眼压、前房角等体格检查,再选择视野、OCT等辅助检查,综合分析各项指标是否符合青光眼性视神经病变特征,最终根据房角开放情况分类并制定个体化治疗方案。建议高危人群每年进行眼健康检查,确诊患者应严格遵循医嘱定期复查视野和眼压。

推荐文章

推荐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