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光眼的发生可能与遗传因素、眼内压升高、眼部结构异常等因素有关,其中遗传因素确实存在一定关联性。若家族中存在青光眼病史,其直系亲属的患病风险会相对增加。
1.遗传因素
部分青光眼具有家族聚集性,尤其原发性开角型青光眼与基因突变密切相关。研究显示MYOC、OPTN等基因异常会影响小梁网功能,导致房水外流受阻。这类患者早期可能无明显症状,需通过眼底检查、眼压测量进行筛查。
2.眼内压升高
这是青光眼最主要的可调控危险因素。房水生成与排出失衡会导致眼压超过21mmHg,长期高压状态会压迫视神经,造成特征性的视野缺损。临床上常用噻吗洛尔滴眼液、拉坦前列素滴眼液、布林佐胺滴眼液等药物降低眼压。
3.眼部结构异常
眼前段解剖异常如浅前房、窄房角等,容易引发急性闭角型青光眼。这种情况常见于远视眼人群,在暗环境或情绪激动时,瞳孔扩大可能诱发房角突然关闭,需紧急处理。此外,高度近视、糖尿病等因素也会增加患病风险。
建议有青光眼家族史者每年进行专业眼科检查,包括眼压测量、视野测试和视神经OCT扫描。已确诊患者需严格遵医嘱用药,避免擅自停用降眼压药物。若出现眼痛、虹视、视力急剧下降等症状,应立即到眼科急诊就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