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光眼的初期症状可能较为隐匿,但通过观察眼部及身体变化,可初步识别潜在风险。常见自查方法包括关注眼胀头痛、视力模糊以及虹视现象等,若存在相关表现建议尽早就医。
1、眼胀头痛
青光眼可能导致眼压升高,引发眼球胀痛或同侧头痛,尤其在暗环境或长时间用眼后加重。部分患者可能伴有恶心、呕吐等非特异性症状,需与普通偏头痛区分。
2、视力变化
早期可能出现间歇性视物模糊,如同透过磨砂玻璃看物体。部分患者会发觉视野逐渐缩小,表现为走路时常碰撞周边物体,夜间视力下降明显。
3、虹视现象
注视光源时出现彩虹样光晕是闭角型青光眼的典型表现。这种光学现象源于角膜水肿导致光线折射异常,尤其在情绪激动或暗室停留后易发生。
需要提醒的是,40岁以上人群、高度近视者、糖尿病患者及有青光眼家族史者属于高危群体。日常可通过交替遮盖单眼比较视野范围,观察双眼视物清晰度是否对称。但自我检查不能替代专业眼压测量、眼底照相和视野检查等医学诊断手段,出现可疑症状应及时到眼科进行房角镜、OCT等专项检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