氢氧化钠灼伤需立即采取急救措施并尽快就医,常见的处理方法包括皮肤冲洗、中和处理、药物应用、医疗干预及后续护理等。具体处理方式需根据灼伤部位和严重程度决定,以下为详细措施:
1、立即冲洗
皮肤接触氢氧化钠后,应立即用大量流动清水持续冲洗至少15分钟,以稀释和清除残留化学物质。若灼伤眼部,需撑开眼睑并用生理盐水或清水冲洗,避免揉搓。
2、中和处理
冲洗后可考虑使用弱酸性溶液(如5%醋酸或3%硼酸溶液)中和残留碱性物质,但需在医生指导下进行,避免不当操作加重损伤。
3、药物应用
浅表灼伤经冲洗后,可遵医嘱外用磺胺嘧啶银乳膏、莫匹罗星软膏预防感染,疼痛明显者可口服对乙酰氨基酚片或布洛芬缓释胶囊缓解症状。
4、医疗干预
深度灼伤、面部/会阴部灼伤或面积超过体表5%时,需立即入院进行清创处理,严重者可能需植皮手术。呼吸道灼伤出现呼吸困难者,需行气管切开术维持通气。
5、后续护理
恢复期需定期消毒换药,使用重组人表皮生长因子凝胶促进创面愈合。密切观察是否出现感染征象,必要时进行破伤风抗毒素注射。
氢氧化钠具有强腐蚀性,灼伤后需在黄金时间内彻底冲洗。自行处理时禁止使用强酸性物质直接中和,避免热量释放加重组织损伤。所有化学灼伤患者均建议尽早就医,由专业医生评估损伤程度并制定个性化治疗方案,后续需定期复查直至创面完全愈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