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众养生网

接触氰化氢后应采取哪些急救措施

王国文 急诊科 副主任医师

江西省人民医院 三甲

接触氰化氢后的急救措施主要包括脱离污染源、皮肤清洗、解毒治疗、氧疗支持以及医疗监护等环节。具体操作需分秒必争并由专业人员实施,以下为标准化处理流程:

1、脱离污染环境

立即将患者转移至空气新鲜处,解开衣领腰带保持呼吸道通畅。若衣物被氰化氢液体污染,需迅速脱除所有被污染衣物并用双层塑料袋密封处理,避免二次接触或挥发性毒物持续吸入。

2、皮肤与黏膜清洗

用流动清水持续冲洗暴露皮肤至少15分钟,特别注意毛发、指甲缝等易残留部位。眼部接触需用生理盐水冲洗10分钟以上,冲洗时需翻开上下眼睑确保结膜囊充分清洁。

3、解毒剂应用

在具备医疗条件时,立即肌注10%4-二甲基氨基苯酚(4-DMAP)或静注3%亚硝酸钠溶液,后续需联合使用25%硫代硫酸钠静脉注射。解毒剂使用需严格遵循剂量梯度,防止高铁血红蛋白过度生成。

4、高压氧疗支持

对出现意识障碍或呼吸抑制者,在维持机械通气的同时进行高压氧治疗,氧浓度维持在100%,压力控制在2-2.5个大气压,有助于加速氰化物与细胞色素氧化酶解离。

5、生命体征监测

持续监测血氰浓度、动脉血气及心电图变化,建立中心静脉通路维持水电解质平衡。对于并发代谢性酸中毒者,需静脉输注碳酸氢钠纠正酸碱失衡。

氰化氢中毒具有剂量-效应关系显著的特点,患者即使初期症状轻微也可能在数小时内出现病情恶化。所有接触者均需在急救处理后留院观察24小时以上,进行肝功能、心肌酶谱及肾功能动态评估。工业接触人群应定期接受职业健康监护,作业现场需配备自动报警装置和正压式空气呼吸器。

推荐文章

推荐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