屈光不正一般可以通过改善用眼习惯、调整生活方式等方式预防,但无法完全避免发生。大部分屈光不正与后天用眼不当有关,而遗传因素导致的屈光不正则较难预防。
1、改善用眼习惯
保持正确的读写姿势和距离,避免长时间近距离用眼。使用电子设备时建议每20分钟休息20秒,并眺望6米外的物体,有助于放松睫状肌,减轻视疲劳。学习或工作时需确保环境光线充足且柔和,避免在昏暗或强光下用眼。
2、定期眼部检查
建议儿童青少年每3-6个月进行一次视力筛查,成年人每年检查一次。早期发现视力变化可及时干预,通过佩戴框架眼镜、角膜塑形镜等光学矫正手段控制屈光不正进展。高度近视患者还需定期检查眼底,预防视网膜病变。
3、增加户外活动
每天保证2小时以上的自然光线下户外活动,阳光中的紫外线可刺激视网膜多巴胺分泌,抑制眼轴过度增长。同时打乒乓球、羽毛球等运动可锻炼眼部调节功能,增强晶状体弹性。
屈光不正的发生与遗传、环境等多种因素相关。若已经出现视物模糊、眼睛酸胀等症状,建议到正规医院眼科进行验光检查,根据医生建议选择佩戴眼镜、角膜接触镜或屈光手术等矫正方式。日常生活中需注意劳逸结合,避免熬夜及过度用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