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众养生网

屈光不正与遗传因素有关吗?

王安安 眼科 副主任医师

南昌大学附属眼科医院 三甲

屈光不正的发生与遗传因素有一定关联,但环境因素也起到重要作用。多数情况下,遗传因素可能增加患病风险,而用眼习惯、光线条件等环境因素同样影响屈光状态的发展。

遗传因素可能通过基因影响眼球结构。若父母存在高度近视、远视或散光,子女出现屈光不正的概率可能高于普通人群。研究显示,部分屈光不正类型与特定基因变异相关,例如轴性近视可能与调控眼轴生长的基因有关。但遗传并非决定性因素,携带易感基因者若保持良好用眼习惯,可能延缓或减轻症状。

环境因素对屈光状态的影响更为直接。长时间近距离用眼、户外活动不足、照明条件不佳等行为,可能通过改变眼球调节功能诱发或加重近视。青少年时期眼球发育尚未稳定,持续高强度用眼易导致睫状肌痉挛,进而发展为轴性近视。这类获得性屈光不正与遗传关联较弱。

建议定期进行眼科检查,尤其有家族史者应加强视力监测。保持每天2小时以上的户外活动,遵循“20-20-20”用眼法则(每20分钟看20英尺外物体20秒),选择光线适宜的学习环境。若出现视物模糊、眼疲劳等症状,应及时到正规医疗机构验光并佩戴合适矫正镜片。

推荐文章

推荐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