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众养生网

躯体化是什么意思?如何有效治疗躯体化障碍?

饶凯华 神经内科 副主任医师

江西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 三甲

躯体化是指将心理或情绪问题转化为身体症状的一种现象,患者可能在没有明确器质性病变的情况下出现疼痛、乏力等不适。躯体化障碍的治疗方法通常包括心理治疗、药物治疗、物理治疗、生活方式调整以及其他治疗方式,需根据个体情况综合干预。

1、心理治疗

认知行为疗法是常用方法,帮助患者识别和调整不良思维模式,减少对躯体症状的过度关注。精神分析疗法可探索潜在的心理冲突,改善情绪表达。团体心理治疗则通过同伴支持减轻孤立感,一般需每周进行1-2次,持续数月见效。

2、药物治疗

选择性5-羟色胺再摄取抑制剂如舍曲林、帕罗西汀等可调节神经递质,改善伴随的焦虑抑郁症状。小剂量奥氮平可用于严重躯体化症状的短期控制。药物起效通常需要2-4周,治疗周期不少于6个月,需定期评估疗效和副作用。

3、物理治疗

重复经颅磁刺激可调节大脑皮层兴奋性,常用频率为10Hz,每次治疗20分钟。生物反馈疗法帮助患者学会自主调节生理指标,如通过肌电反馈放松紧张肌肉。这些物理干预每周进行3-5次,疗程约4-8周。

4、生活方式调整

规律进行有氧运动如游泳、骑自行车,每周至少150分钟中等强度运动。建立稳定的睡眠节律,保证每日7-9小时睡眠。正念冥想训练每天练习20-30分钟,有助于提升躯体感知的客观性。

5、其他治疗方式

家庭治疗可改善家庭成员间的沟通模式,减少疾病继发获益。艺术治疗通过绘画、音乐等非言语方式促进情绪宣泄。中医调理需辨证施治,如逍遥散加减可用于肝郁脾虚型患者。

出现持续躯体不适且检查无异常时,建议尽早就诊精神心理科。治疗过程中需保持规律复诊,配合医生逐步调整方案。注意避免过度医学检查,家属应给予情感支持而非强化疾病行为,同时培养多元化的压力应对方式。

推荐文章

推荐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