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众养生网

躯体化是什么意思?与心理问题有何关联?

黄国明 心身医学科 副主任医师

南昌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三甲

躯体化是指个体将心理或情绪问题转化为身体症状的现象,通常与焦虑、抑郁、创伤后应激障碍等心理因素密切相关。其本质是心理冲突通过躯体不适的形式表现出来。

1、常见身体症状

躯体化的表现形式多样,可能包括头痛、背痛、胃肠不适、心悸等难以用器质性疾病解释的症状。这些症状常呈现游走性,且医学检查往往无明确异常发现,例如患者可能反复出现手脚麻木却无神经损伤证据。

2、心理问题关联机制

长期处于高压状态会导致自主神经功能紊乱,引发躯体化反应。研究显示,慢性焦虑患者的促肾上腺皮质激素释放激素水平异常升高,直接影响消化系统和心血管功能。重大生活事件引发的心理创伤,可能通过下丘脑-垂体-肾上腺轴影响免疫系统,出现反复低热或皮肤异常等表现。

3、诊断与干预要点

临床需排除器质性疾病后,结合心理评估量表进行诊断。治疗常采用认知行为疗法改善错误疾病认知,配合帕罗西汀、文拉法辛等抗抑郁药物调节神经递质平衡。正念训练可帮助患者建立身心联系,减少症状固着。

当身体症状持续存在且医学检查无异常时,建议到精神心理科进行专业评估。早期心理干预配合规律作息、适度运动,能有效改善心身交互失调状态,防止症状慢性化发展。

推荐文章

推荐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