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众养生网

去极化对静息电位有何影响

何静 内分泌科 副主任医师

江西省人民医院 三甲

静息电位是细胞在静息状态下膜内外的电位差,通常为-70mV左右。去极化会暂时消除静息电位,使膜内电位向正值方向变化,从而触发动作电位,这是细胞产生电信号的基础。

1、静息电位的变化方向

去极化过程中,细胞膜对钠离子的通透性增加,钠离子快速内流,导致膜内负电位逐渐减小甚至逆转。此时静息电位被短暂消除,膜电位从-70mV升至约+30mV,形成动作电位的上升支。

2、离子通道的动态调节

去极化会激活电压门控钠通道和钾通道。钠通道开放引发进一步去极化,形成正反馈;而延迟开放的钾通道则促进复极化,帮助恢复静息电位。这种离子流动的精确调控使细胞能在0.5-2ms内完成电位变化。

3、细胞兴奋性的改变

当去极化达到阈值电位(约-55mV)时,会触发全或无式的动作电位。此时细胞进入不应期,钠通道失活,暂时无法再次产生动作电位,这种特性保证了神经信号的定向传导。

需要注意的是,静息电位的维持依赖钠钾泵持续工作,每次去极化后需要消耗ATP将3个钠离子泵出、2个钾离子泵入。频繁去极化可能影响细胞能量代谢,因此在生理状态下,细胞的兴奋频率受到精密调控以维持稳态。

推荐文章

推荐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