桡神经损伤引发手腕下垂症状主要与神经支配功能丧失有关。当桡神经受损时,其控制的伸腕肌群无法正常收缩,导致手腕无法主动背伸,在重力作用下呈现下垂状态。具体原因包括神经传导中断、肌肉失用性萎缩以及拮抗肌失衡等。
1、神经传导中断
桡神经负责支配前臂伸肌群(如桡侧腕长伸肌、指伸肌)。若因外伤、压迫或炎症导致神经信号传递受阻,伸肌群无法接收中枢神经的指令,失去收缩能力,无法完成抬腕动作。
2、肌肉失用性萎缩
长期神经损伤会导致肌肉失去神经营养支持。研究显示,神经失支配2-4周后,肌纤维开始萎缩,肌力逐渐下降至原有水平的30%-50%,进一步削弱手腕背伸功能。
3、拮抗肌失衡
屈肌群(如桡侧腕屈肌)由正中神经支配,在桡神经损伤后,屈肌因失去拮抗而相对亢进,导致腕关节持续处于屈曲位。这种动态平衡破坏会加速畸形进展,形成典型垂腕姿态。
出现手腕下垂症状需尽早就医,通过肌电图、神经传导速度检测明确损伤程度。治疗可遵医嘱使用甲钴胺片、维生素B1片等神经营养药物,配合电刺激、关节活动度训练等康复治疗。严重病例需手术进行神经松解或肌腱转位重建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