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脏突然停止跳动可能与严重心律失常、心肌梗死、心脏结构异常、电解质紊乱以及药物中毒等原因有关,需及时就医明确病因。
1、严重心律失常
心室颤动、室性心动过速等恶性心律失常会导致心脏无法正常泵血,引起心脏骤停。这类情况常伴随突发意识丧失、呼吸停止,需立即进行心肺复苏并使用除颤器。
2、心肌梗死
冠状动脉急性闭塞导致心肌缺血坏死,可能引发心脏电活动紊乱。患者常出现剧烈胸痛、大汗淋漓等症状,需通过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或溶栓恢复血流。
3、心脏结构异常
肥厚型心肌病、扩张型心肌病等结构性心脏病会改变心脏传导系统,增加猝死风险。超声心动图等检查可明确诊断,部分患者需植入心脏复律除颤器。
4、电解质紊乱
血钾过高或过低会干扰心肌细胞电生理活动,导致传导阻滞或室颤。监测电解质水平并及时纠正失衡是预防此类心脏骤停的关键。
5、药物中毒
洋地黄类药物过量、抗心律失常药致心律失常作用等可能直接引发心脏停搏。需通过血液净化、拮抗剂等治疗手段清除毒素。
若存在胸痛、晕厥、呼吸困难等症状,建议尽早就医完善心电图、心肌酶谱等检查。日常生活中需控制高血压、糖尿病等基础疾病,避免过度劳累和情绪激动,定期进行心脏健康评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