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期打呼噜可能与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相关,可能引发心血管损伤、代谢异常、神经认知障碍等健康隐患。此外,长期缺氧状态还会导致多器官功能受损,需及时干预。
1、心血管损伤
长期打呼噜易引发夜间反复缺氧,刺激交感神经兴奋,导致血压波动和心率异常。这种持续性应激可能加重动脉硬化,增加高血压、冠心病甚至心力衰竭的风险。研究表明,中重度睡眠呼吸暂停患者发生心脑血管事件的概率较常人高3-4倍。
2、代谢异常
睡眠结构紊乱会干扰胰岛素分泌和糖脂代谢,约60%的睡眠呼吸障碍患者伴随胰岛素抵抗。长期缺氧还会激活炎症因子,促进脂肪堆积,增加肥胖、2型糖尿病及代谢综合征的发生率,形成恶性循环。
3、神经认知障碍
夜间频繁微觉醒导致深度睡眠不足,影响脑细胞修复和记忆整合功能。患者常出现日间嗜睡、注意力下降,严重者可引发焦虑抑郁等情绪障碍。儿童患者可能出现认知发育迟缓,老年群体痴呆风险增加2-3倍。
建议存在长期打鼾伴憋醒、日间困倦等症状者,尽早到呼吸内科或睡眠中心进行多导睡眠监测。确诊后可尝试持续气道正压通气治疗,同时需控制体重、侧卧位睡眠、戒烟限酒。孕妇、肥胖人群及颌面部畸形者属高危群体,更应加强筛查。